在第27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來臨之際,由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主辦,肺病醫學部承辦的結核感染與免疫調控第一屆“卓越講壇”于2022年3月23日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隆重召開。會議由劉磊教授、盧洪洲教授擔任會議顧問,盧水華教授擔任會議主席,張國良教授擔任執行主席,張森琳主任擔任秘書長,曾劍鋒、廖子銳等擔任會議秘書。大會以“結核感染與免疫調控”為主題,邀請了國內相關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進行報告和討論,從基礎研究和應用轉化的不同層次展示并解析了結核桿菌與宿主相互作用的免疫機制這個關鍵科學問題。
首先,張國良教授主持大會開幕式,劉磊教授、盧水華教授及國際結核病疫苗專家Douglas Lowrie教授為大會致歡迎辭,隨后大會進入專題報告階段。
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劉磊致辭
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肺病醫學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結核分會
候任主委盧水華致辭
Douglas Lowrie教授致辭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肝病研究所副所長張國良主持
戈寶學教授(同濟大學上海肺科醫院):從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的角度闡述結核菌的感染過程,就結核菌Rv0222和fadA的免疫調控機制精益求精的探究,為新型抗結核藥物的開發提供更精準的靶點,也為我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很多思路。除了基礎研究,戈教授也致力于醫學轉化方向,在結核菌疫苗及抗結核藥物的研究中也取得了很多豐碩的成果。
盧水華教授(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詳細介紹了宿主免疫缺陷與分枝桿菌感染的關系,報告從臨床病例出發,發現TYK2這個對結核桿菌的易感基因,通過篩查及調整治療方案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治療效果,將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完美結合。
劉翠華教授(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詳細介紹了pknG調控宿主固有免疫的機制,pknG一方面可以利用泛素修飾酶活性一直宿主固有免疫反應,另一方面通過阻斷宿主自噬流抑制異源自噬介導的病原清除,最終促進病原胞內存活。
賈寧教授(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從結構學的角度解析了靶向RNA的type-III CRISPR-Cas system,直觀清晰地展示了其發揮RNasa活性、DNasa活性及環腺苷酶活性的結構。結核桿菌也具有type-III CRISPR-Cas system,并在氧化應激及細胞膜通透性中發揮重要作用,如何利用結核桿菌的type-III CRISPR-Cas system實現對結核桿菌的基因編輯也是本次報告的一個熱點問題,希望借此機會能有突破性的研究產生。
陳心春教授(深圳大學醫學部):報告首先從細胞到分子水平解釋了HIV患者易感結核病的機制;隨后介紹了MTB可以調控宿主巨噬細胞線粒體融合進而調控線粒體氧化磷酸化功能,促進自身存活。最后聚焦結核病的宿主靶向治療,研究發現氟桂利嗪通過CaM-CAMKII信號通路促進吞噬酶體酸化而殺菌。
呂亮東教授(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報告指出FdmR作為脂肪酸代謝和修飾相關基因的阻遏子調控相關基因表達,FdmR可以與C14以上的長鏈脂肪酰CoA結合從而脫離啟動子區域,促進下游基因表達,增強細菌對脂肪酸的利用能力,提高結核菌的體內存活率。
范小勇教授(復旦大學上海公共衛生中心):針對目前結核病的誤診和漏診的現實問題,詳細介紹了結核病診斷的前沿技術,針對結核菌的抗原檢測進行深入研究,并推進應用轉化,為結核病的主動發現提供更為快速有效的診斷技術,研究成果對控制結核病具有重大意義。
最后,大會開展圓桌會議,就“結核病宿主定向治療的新手段及發展前景”這一熱點話題,由高謙教授、程小星教授、曾谷城教授、王仲元教授、李國保教授、鄧國防教授等嘉賓發表重要觀點和意見。
大會在盧水華教授的精彩總結中圓滿落下帷幕,會議雖結束,但我們在結核病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轉化研究中的步伐從未停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希望借助這次會議機會,能為結核研究人員提供交流和合作平臺,擦出更多繽紛絢爛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