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建立一種簡單易行、重復(fù)性好的斑馬魚緩慢性心律失常模型及其評價體系。
方法 選用24 hpf的野生型和心臟標(biāo)記綠色熒光蛋白的轉(zhuǎn)基因斑馬魚,分別用不同濃度的維拉帕米、普羅帕酮、美托洛爾、胺碘酮、美西律干預(yù)48h,檢測斑馬魚生存率、心率、心博量、心輸出量、射血分?jǐn)?shù)、心室舒張期和收縮期面積差值、靜脈竇與動脈球(SV-BA)間距等心臟功能和心臟毒性評價指標(biāo)。
結(jié)果 藥物毒性的評價中,半數(shù)致死濃度(IC)排序為普羅帕酮<美西律<胺碘酮<美托洛爾和維拉帕米。維拉帕米顯著降低斑馬魚心率、心輸出量、射血分?jǐn)?shù)及心室舒張期和收縮期面積差值,增加SV-BA間距;普羅帕酮降低斑馬魚心率及心輸出量;美托洛爾降低斑馬魚心率∶胺碘酮降低斑馬魚心率,增加SV-BA間距美西律增加SV-BA間距。
結(jié)論 維拉帕米、普羅帕酮、美托洛爾、胺碘酮均可制備斑馬魚緩慢性心律失常模型,其中維拉帕米效果最佳。本研究提出運用維拉帕米等抗心律失常藥物構(gòu)建緩慢性心律失常斑馬魚模型,并建立了相應(yīng)的評價指標(biāo),對緩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及藥物研發(fā)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閱讀原文:斑馬魚緩慢性心律失常模型的構(gòu)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