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游靜組構建一種斑馬魚胚胎離子型化合物生物富集預測模型 暨南大學游靜教授團隊選取8種理化性質各異的小分子藥物為代表,以斑馬魚為模式生物,開展毒代動力學測試,探究了離子型化合物在斑馬魚胚胎中的吸收、消除與生物富集行為,以“交叉參照”的方式引入人體藥代動力學參數─表觀分布容積(VD),構建并驗證了斑馬魚··· 2022-08-04 資訊 30
斑馬魚黑色素瘤模型研究進展 斑馬魚與人類的黑素細胞發育和功能具有高度的保守型和一致性,同時惡性黑色素瘤發生和轉移涉及到的信號通路在斑馬魚上高度保守,因此斑馬魚是研究黑色素瘤的發病機理和轉移的新型常用模型。 2022-07-25 資訊 24
斑馬魚緩慢性心律失常模型的構建 結果 藥物毒性的評價中,半數致死濃度(IC)排序為普羅帕酮<美西律<胺碘酮<美托洛爾和維拉帕米。維拉帕米顯著降低斑馬魚心率、心輸出量、射血分數及心室舒張期和收縮期面積差值,增加SV-BA間距;普羅帕酮降低斑馬魚心率及心輸出量;美托洛爾降低斑馬魚心率∶胺··· 2022-07-25 資訊 22
國際首例 他們用光指揮斑馬魚的白細胞 盡管現代醫學研究已經相當發達,但迄今為止,人類許多重大疾病主要還是依賴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對抗,如癌癥的免疫治療。另外,據統計,在傳統的藥物遞送方式中,很多時候藥物到達病灶位置的劑量可能還不到1%。這意味著絕大部分藥物在遞送途中丟失了。 2022-07-14 資訊 15
迄今最全斑馬魚基因圖譜發布 有助更好地研究癌癥等疾病 最新研究由DANIO-CODE聯盟開展,該聯盟由來自世界各地的27個實驗室組成。研究論文報告了參與調控斑馬魚基因表達的140000個DNA區域,并詳細介紹了涉及數字胚胎發育階段的DNA的細節。該研究利用了1802個斑馬魚樣本,每個樣本有數百萬個數據點,為轉基因育種和發··· 2022-07-05 資訊 24
斑馬魚:探索神經和免疫系統與微生物群之間的相互作用 摘要:動物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其神經和免疫系統感知環境并在環境中生存。盡管傳統觀點認為大腦是免疫特權器官,但神經和免疫系統相互作用會產生重大后果。環境中的微生物是刺激的主要來源,可以與動物宿主建立從致病性到互惠性的關系。各種人類和實驗動物系統的··· 2022-06-28 資訊 20
斑馬魚仔魚:bdnf基因敲除導致晝夜節律失調 摘要: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BDNF) 在神經元生長和分化、神經元可塑性、學習和記憶中起關鍵作用。 我們使用 CRISPR/Cas9 技術構建了一個重要的 斑馬魚Bdnf 基因敲除突變系,并對其進行了分子和行為表征。盡管在形態學檢查中沒有發現明顯的缺陷,但與野生型同系··· 2022-05-24 資訊 33
劉龍奇/董志強/徐迅利用時空組學技術繪制斑馬魚胚胎發生的轉錄組圖譜和發育軌跡 脊椎動物胚胎發育是受到嚴格時空調控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細胞會受到轉錄因子,信號通路,細胞外基質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從而導致細胞在短時間發生基因表達和細胞狀態的劇烈改變,并走向不同的命運,推動胚胎發育進程。因此,系統性的探究在不同時空··· 2022-05-04 資訊 19